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债务人不按判决还款怎么办
释义
    一般情况下,法院对债务作出判决之后,债务人不执行判决的,那么有以下的两种解决方法:1、如果法院作出判决之后,判决就会生效。当事人拒不履行判决的,那么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如果判决生效后,债务人有执行能力却拒不执行的,那么可能会触犯刑法,构成拒不履行判决罪。
    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是什么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只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其包括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情形。构成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与其它犯罪事实的认定情况如下: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1)妨害公务罪指向的对象是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向的对象是已生效的判决、裁定‘’
    (3)妨害公务罪的方法必须是用暴力、威胁的方法,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不要求用这种方法。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界限。
    二、判决生效后不见你会有怎么的后果
    如果一个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原告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可以构成刑事犯罪。
    对有金钱给付的判决,如果拒不执行,申请人执行人有权要求支付判决书确定的款项外,还可以要求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双倍计算。
    如果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被执行人也会作为失信被执行人纳入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失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进行信用惩戒。
    三、被告人不执行要怎样办
    如果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原告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判决生效后,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可以构成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这就意味着,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以及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如果有执行能力,但采取消极或者积极的方式,拒绝履行执行义务,司法机关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有金钱给付的判决,如果拒不执行,申请执行人有权要求支付判决书确定的款项外,还可以要求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双倍计算,当然,执行费用也由被执行人支付。如果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被执行人也会作为失信被执行人纳入信用档案中。法院可以依法限制其高消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9: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