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直管公房的特点是什么? |
释义 | 直管公房是国有或直接经营管理的房屋,而公产房是公有住房,个人只有承租权。按产权人不同分为直管公有住房、单位自管产和行政事业单位分配出租的房屋。前两种可上市交易,需要上市许可证。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直管公房? 直管公房简介 公房是指国有房屋和集体所有的房屋。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享有所有权的或直接经营管理的房屋,称直管房屋。管理形式表现为某市某区的某个房产经营管理所,简称房管所。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资兴建、自行管理的房屋,称自管公房。 私房也称私有住宅,私产住宅。它是由个人或家庭购买、建造的住宅。在农村,农民的住宅基本上是自建私有住宅。公有住房通过住宅消费市场出售给个人和家庭,也就转为私有住宅。 二、关于公产房的性质 所谓公产房,是中国特殊体制下遗留下来的产物,它是指公有住房,是相对于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私有住房而言的,一般个人只有承租权而没有所有权。公房使用者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公有房屋享有的占有、使用、部分收益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 三、按照产权人的不同又分为三种: 第1种是直管公有住房,指由政府接管,国家出租、收购、新建、扩建的住房,大多数由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出租、修缮,少部分免租给单位使用的住房。 第2种是单位自管产。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单位所有的住房,俗称企业产。 第3种公产房是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产权人,分配或出租给单位员工居住使用的房屋。通常能上市交易的是前两种,在交易时一般需要取得上市许可证。 拓展延伸 直管公房的管理模式及其优势 直管公房是指由政府或相关管理机构直接管理和运营的公共住房。其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政府直接负责租赁、维护和分配等环节,以确保住房资源的公平分配和良好的管理。直管公房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质量可控的住房,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权益。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可以更好地监管房屋质量、租金标准和服务质量,有效遏制房屋租金过高和恶性竞争。此外,直管公房还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住房保障,减轻居民的经济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居民福祉的提升。总的来说,直管公房的管理模式及其优势在于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可负担的住房选择,并确保了住房资源的公平分配和良好管理。 结语 直管公房是由政府或相关管理机构直接管理和运营的公共住房。其优势在于提供质量可控的住房、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权益。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可以监管房屋质量、租金和服务质量,减轻居民经济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居民福祉提升。总的来说,直管公房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可负担的住房选择,并确保了住房资源的公平分配和良好管理。 法律依据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三章 登记程序 第二十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国家规定,泄露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信息,或者利用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信息进行不正当活动,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四章 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 第二十七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询、复制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