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可以同时要求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
释义 | 劳动者不能同时主张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违法解除合同应支付赔偿金,而符合法定情形的解除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两者不可兼得;经济补偿金有上限,不超过12个月且工资不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除特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裁减劳动者。 法律分析 一、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能否同时主张 1、劳动者是不能同时主张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赔偿金,赔偿金属于法定责任,带有惩罚意味;而依法解除合同但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具有补偿性质;两者不可以兼得。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经济补偿金有上限吗 经济补偿金有上限,一是支付年限不超过12个月;二是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本人工资不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裁减: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形。也就是说,不在以上六种情形内的劳动者,才能被企业列入裁员的名单内。 结语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不能同时主张。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而依法解除合同但符合法定情形的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两者具有不同性质,不可兼得。经济补偿金有上限,支付年限不超过12个月,且劳动者本人工资不得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裁员时需遵守特定情形,不在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才可被列入裁员名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18修正):第二章 科研开发 第十条 国家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鼓励引进外资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18修正):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二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投入,并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