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为未成年需要把父母列为共同被告吗 |
释义 | 被告为未成年需要把父母列为共同被告。 被告为未成年如何起诉,具体如下: 1、如果被告是未成年人,那么在民事诉讼中,需要有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诉讼权利。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是无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行使诉讼权利。因此,其诉讼权利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一般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代为行使。 2、在未成年人涉及的民事诉讼案件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将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列为共同被告。如果未成年人的行为与其法定代理人的监护和管理有关,或者是其法定代理人的过错导致了未成年人的行为,那么其法定代理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未成年人涉及的民事诉讼案件,法院会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行为情况、案件性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审理程序和判决结果。同时,未成年人在民事诉讼中还享有一定的保护,法院会根据未成年人的利益和保护需要,采取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 4、如果被告是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应当积极参与诉讼,并根据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证据和材料。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和权益,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未成年侵权行为,其法律责任主要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是无行为能力人,无法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未成年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应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 未成年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 2、赔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失,如精神损害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 3、赔偿受害人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名誉权、隐私权、人身权等。 综上所述,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侵权行为可能会涉及刑事责任,如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等罪名。在刑事审判中,未成年人的行为需要根据其年龄、认识能力、行为动机等因素进行判定,决定其是否构成犯罪行为,以及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因此,对于未成年侵权行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和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根据该规定,起诉未成年人侵权,被告除了列明未成年人,还应当将未成年人的父母列为共同被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