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是否与学历相关? |
释义 | 劳动合同不需要毕业证,就业协议书适用于还未拿到毕业证的大学生。就业协议由用人单位、学校和应届毕业生三方签订,不具备劳动法中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劳动者的认定可以通过受雇关系、工资报酬和独立身份等特征来确定,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毕业证并非签订劳动合同的必要条件,只要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公民年满16周岁即可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没有毕业证可以签订吗? 没有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有不些大四学生就已经在用人单位处工作了,他们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约定彼此的权利义务,此时大学生的身份是实习生。还没拿到毕业证的仍然属于在校生,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因此还没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签订的是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形成的三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学校、学校应届毕业生。 首先,就业协议由三方当事人签订,而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当事人签订; 其次,在校应届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尚未毕业,还仍然是在校学生,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 第三,就业协议仅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即将形成劳动关系及形成劳动关系后,双方应当履行的基本权利义务进行的约定和确认,不具备劳动法要求劳动合同必须包括的合同条款。 二、劳动者的认定方法有哪些? 一般认为,对劳动者的认定可以结合其特征来具体把握: 第一,劳动者受雇于用人单位,并在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下从事劳动; 第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处获得工资或相当于工资的报酬; 第三,劳动者是具有独立身份的 自然人。符合以上三条者,即可被认定为劳动者。至于用人单位总经理以下的髙层管理人员是否是劳动者,我们认为一般还是可以被认定为劳动者的, 毕竟其受蓳事会的聘用提供劳动,也受企业规章制度的日常管理。至于其是否有必要区分于一般员工或弱势劳动者,则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才能作此理解。 所以如果劳动者没有毕业证也是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毕业证并不是其中一个必备的选项,除非是有的单位需要招应届生这时候才需要他们提供毕业证。但只要是公民,年满16周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他也是可以参加劳动,签订劳动合同的。 结语 劳动合同的签订并不要求必须持有毕业证。在校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约定彼此的权利义务,而未毕业的应届生则签订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形成的三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学校和学校应届毕业生。劳动者的认定方法包括受雇于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处获得报酬以及具备独立身份等特征。因此,劳动者不必持有毕业证即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只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可参加劳动并签订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