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更改开庭时间 |
释义 | 法院开庭时间不可随意变更,应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仍有效。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公示。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期或更改开庭时间。 法律分析 一、法院暂定开庭时间可以变更吗? 法院不可以随便更改开庭时间的,除非有其它特别的原因才会更改开庭时间,否则都要按时开庭的。一般来说,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定,都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通知的时间为准,工作时间一般是早上9点到12点,下午2点至6点,具体开庭的时间要看案件的复杂程度,法院会送达传票给当事人的。如果案件较多,周六周日也有可能安排。 不可以,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很严格的。除非发生一些特定事由,如延期或者中止。但即使是发生特定事由,在卷宗里也有详细记载。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二、开庭时间提前多久通知? 法院通知开庭应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不包括节假日。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示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需要在开庭三天前通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案件,还需要在开庭三日前并社会发布开庭告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提前三天通知。 法院的开庭时间不可以随意变更,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需要在开庭的前三天,通知双方开庭的时间,开庭的地点,公开审理此案件的还要向社会公示,确认开庭时间以后,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到场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开庭或者更改开庭时间。 结语 法院不可以随意更改开庭时间,除非有特殊原因。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时间和地点。开庭时间的确定需根据案件情况和法院通知为准,通常工作时间为早上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若案件复杂,也可能安排在周末。延期或更改开庭时间需向法院申请,并在卷宗中详细记录。审理期限一般严格,延期审理只影响后续行为,不计入审理期限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 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