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转委托协议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转委托需符合法律规则,包括为被代理人利益、征得同意、紧急情况下效力、不超过代理权限等。复代理需满足为被代理人利益、事先征得同意、紧急情况下及时告知被代理人。转委托应办理手续,否则造成损害需赔偿。转委托需谨慎,保护委托人权益,避免纠纷。 法律分析 转委托在适用中应当符合如下法律规则: 1、转委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 2、转委托原则上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权或事后追认)。代理人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3、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转委托的,不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产生转委托的法律效力。 4、代理人只能在其享有的代理权限范围内,向复代理人转委托其代理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但不得超过其代理权限。 5、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转委托之代理人的代理人,故复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复代理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复代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或他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复代理必须是符合被代理人的利益和意志的,不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2)事先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如果代理人认为有必要进行转委托,应在事先用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与被代理人联系,询问其意见。询问是应把转委托的理由、复代理人的情况、转委托的代理权限、转委托的时间与地点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同意,即可进行转委托,否则不能进行转委托。代理人擅自转委托的,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3)确因情况紧急而来不及告诉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可先进行转委托,事后将转委托的情况及时告诉被代理人。被代理人对事后才被告知的转委托,既可以表示同意,也可以表示不同意。如表示同意,则取得与事先同意相同的效果;如表示不同意,则转委托不能成立,代理人应对转委托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但代理人如能证明转委托是因紧急情况,来不及征求被代理人的同意,迫不得已而作出的,则被代理人不能拒绝转委托,必须对其予以承认。 (4)转委托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办理转托手续。若因代理人转托不明,而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第三人可以直接向被代理人要求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后,可以要求代理人赔偿损失,复代理人有过错的,应负连带责任。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转委托是指将委托人委托的事项转给其他人进行,转委托一般是需要征得委托人的同意才能进行的,如果转委托给委托人造成损害受托人需要承担责任。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当及时的保护自己的委托的权益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以及相关的纠纷。 结语 转委托在适用中应符合法律规则。转委托的目的必须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原则上需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紧急情况下,为维护被代理人利益而转委托的,不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有效。代理人只能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转委托,复代理人行为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复代理需为被代理人利益,事先征得同意。若情况紧急,可事后告知被代理人。转委托应办理手续,否则造成损害需赔偿。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委托权益,避免纠纷是重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律师收费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九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十六条 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设立人还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设立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