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背叛国家罪是怎么判刑的? |
释义 | 法律分析:一般背叛国家罪既遂的,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叛国罪的主要行为特征是背叛国家,严重危害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客观方面是以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进行的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行为。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叛国罪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一、军人叛逃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军人叛逃罪的构成特征如下: 1、犯罪对象,侵犯本罪的对象是国家军事利益和边境秩序; 2、客观犯罪,客观上,本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拉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军人; 4、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观上表现为故意,行为人知道是叛逃,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放任这种危害。 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投敌叛变罪特征是什么? 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或者敌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逮住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被控制以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本罪的行为方式是投敌叛变,即投奔敌人或者背叛国家或者政府行为。 关于投敌叛变罪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国家的效忠义务,背离这种义务,实施法定的危害行为,就有可能构成投敌叛变罪。 (二)本罪的行为方式是投敌叛变,即投奔敌人或者对立的一方的的背叛国家或者政府行为,鉴于此,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国家的效忠义务,背离这种义务,实施法定的危害行为,就有可能构成投敌叛变罪。 (三)投敌叛变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奔对立的一方或者敌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逮住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被对立的一方控制以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危害国家安全的意图。投敌叛变行为,不论是基于危害国家安全而主动叛变投敌,还是受他人策动、勾引、收买或被捕、被逮住后经不起考验而投敌,皆不影响本罪构成。如果行为人被捕、被逮住而未投、降敌人的,不构成本罪。 在当代的社会,存在投敌叛变的,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是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的,主要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行为,已经严重的侵犯国家公民对于国家的忠诚义务。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将会按照《刑法》第108条当中规定的投敌叛变罪处罚,所以对此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和主观因素?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且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但某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其主体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如背叛国家罪、资敌罪的主体只限于中国公民;叛逃罪的主体只限于中国公民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零二条 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