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父母不尽责抚养孩子的道德责任
释义
    遗弃行为构成犯罪需达到情节恶劣,不以时间长短为标准。拒绝扶养有扶养能力的家庭成员属严重遗弃家庭暴力。司法实践认为长期不予照顾、驱赶、逼迫被害人离家、遗弃患病或无自理能力的被害人等情形属“情节恶劣”,应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261条,拒绝扶养情节恶劣者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法律分析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不以遗弃时间长短为标准。如果父母不管孩子,达到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通知规定:负有扶养义务且有扶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年幼、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危害严重的遗弃性质的家庭暴力。根据司法实践,具有对被害人长期不予照顾、不提供生活来源;驱赶、逼迫被害人离家,致使被害人流离失所或者生存困难;遗弃患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遗弃致使被害人身体严重损害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情形,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遗弃“情节恶劣”,应当依法以遗弃罪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拓展延伸
    父母缺乏抚养孩子的道德责任:对家庭价值观的冲击
    当父母缺乏抚养孩子的道德责任时,家庭价值观将受到严重冲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和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不尽责地履行抚养责任,忽视道德教育,孩子可能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这种情况下,家庭的和谐和稳定将受到威胁,孩子可能会陷入道德困惑和行为问题。父母应该意识到他们的责任,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传承家庭的价值观,并通过榜样的力量塑造孩子的道德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结语
    遗弃行为的构成与情节是否恶劣有着密切关系,而非遗弃时间长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的通知规定,拒绝扶养年幼、年老、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属于危害严重的遗弃性质的家庭暴力。司法实践中,对长期不予照顾、驱赶离家、遗弃患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导致身体严重损害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属于刑法第261条规定的遗弃情节恶劣。因此,依法对这类行为定罪处罚,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