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故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或者损害国家利益,情节严重的,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具体的造谣程度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故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编造、故意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五日以上三个月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总结:造谣涉及刑事责任,具体的立案标准需要根据案件情况来判断,但一般情况下,只要造谣行为涉及到扰乱公共秩序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就有可能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