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软件著作权有什么限制,有哪些相关规定 |
释义 | 软件著作权的限制主要包括时间限制、非商业性目的的复制、不损害公众利益和遵守法律规定。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25年,可以续展一次,最长不超过50年。在保护期内,少量复制用于教学、科研等非商业目的不需著作权人同意。著作权人不能损害公众利益或违反法律。合法持有软件复制品可以进行必要修改和备份。专利诉讼时效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法律分析 软件著作权有什么限制? 对于著作权人的权利,法律上通常予以一定限制,以平衡著作权人的局部利益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软件著作权的限制主要是: 1、时间限制:软件开发者的开发者身份权保护期不受限制。软件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保护期为25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25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满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机关申请续展25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50年。因继承或单位分立、合并等法律行为使著作权人主体发生合法变更时,不改变相应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因依法签订使用权或使用权许可合同而转让有关权利时,转让活动的发生不改变有关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当拥有软件著作权的单位终止或拥有软件著作权的公民死亡而无合法继承者时,除开发者身份权外,有关软件的其他各项权利在保护期满之前进入公有领域。 2、在保护期内,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非商业性目的的需要对软件进行少量复制,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 3、软件著作权人不得损害公众利益,违反其他法律。 4、软件复制品合法持有人,在不经该软件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把该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制作备份复制品,进行必要的修改等。 程序软件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的保护,软件的著作权受时间的限制,软件首次发表之后的25年内受法律保护,在保护期满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期是25年,软件著作权人享受著作权时,不能损害公众利益,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民事案件都会有一个诉讼时效的规定,出于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要求必须在规定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否则的话就会在实体上败诉。那么专利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呢?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诉讼,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可能不同。 结语 软件著作权的限制主要包括时间限制、非商业性目的的复制、不损害公众利益和遵守法律规定。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25年,保护期满前可以申请续展,最长不超过50年。在保护期内,非商业性目的的少量复制可以免除著作权人同意和报酬支付。著作权人不能损害公众利益,违反法律规定。此外,软件复制品合法持有人可以在必要情况下进行装载、备份和修改,但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对于专利诉讼时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五十九条 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在诉讼程序中,被诉侵权人主张其不承担侵权责任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已经取得权利人的许可,或者具有本法规定的不经权利人许可而可以使用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四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一节 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三十三条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四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第一节 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三十四条 著作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付作品。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图书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出版,应当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