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一、明确抵押合同的签订事项 1、抵押合同的内容抵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①抵押人、抵押权人的名称或者个人姓名、住所; ②主债权的种类、数额; ③抵押财产的具体状况; ④抵押财产的价值; ⑤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⑥抵押权灭失的条件; ⑦违约责任; ⑧争议解决方式; ⑨抵押合同订立的时间与地点; ⑩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2、抵押合同的形式抵押事项可在主债权合同中设立抵押条款,也可以单独签订抵押合同,但是都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抵押合同是要式合同。 二、抵押合同的效力 抵押权是对债权的保障,当债权无法实现现时其才出现。抵押合同具有从属性,当主合同即债权合同无效时,抵押合同也无效。因此,签订抵押合同时需要明确主合同的效力。 三、抵押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1、抵押合同变更抵押合同变更的,应当签订书面的抵押变更合同。抵押合同的变更事项需要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协商一致,方可变更。 2、抵押合同的终止抵押合同可以约定终止事由,一般终止情况如下: ①抵押所担保的债务已经履行; ②抵押合同被解除; ③债权人免除债务; ④法律规定终止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流押条款,效力如何 流押条款,指债权人在订立抵押合同时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是禁止使用流押条款的,抵押权人不能要抵押合同中约定,在债务履行届满前,抵押物归抵押权人所有。 当事人之间订有流押条款的,债权人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需要满足抵押权设立的前提条件,即不动产抵押权经登记设立;动产抵押权经抵押合同生效设立,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条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