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平等的民事主体有哪些 |
释义 | 一、民法典中平等的民事主体有哪些 民事平等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遵循平等、自愿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怎么认定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独立地实施法律规定自然人有权实施的一切民事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此外,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如果已经从事一定的职业,具有相对固定的经济收入,则法律认为他们已经具有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及独立地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因此,法律特别赋予他们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利于满足这部分自然人的正当需要。但是,在认定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是否应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时候,应当掌握两条标准: 一是他们必须有自己的劳动收入,如果他们仅仅拥有一定财产甚至巨额财产,其也不构成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事由; 二是他们的收入必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达到一定数额,即能够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的生活水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