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摊面积要如何计算 |
释义 | 一、建筑面积是由套内面积与公摊面积共同组成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套内总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1、套内使用面积,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地毯面积”,简单说,就是把你家面积全铺上地毯,能铺多少面积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内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包括户型内部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全部计算),两户之间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外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三个部分。 3、阳台面积,封闭阳台按照全部面积计算,不封闭阳台按照一半面积计算。 4、公摊面积,建筑内的楼电梯间、消防通道、为本楼服务的配电房、水泵房等附属设施用房、外墙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这些全部计算为公摊面积。 二、房屋公摊面积多少合理? 1、通常在无电梯的多层建筑中,公摊系数在5-10%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过少见。 2、在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5-20%之间。 3、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5%之间。 4、在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2%之间。 5、在有电梯的塔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20-30%之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第十一条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计算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房屋登记办法》 第三十三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 (四)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前款第(四)项材料,可以是买卖合同、互换合同、赠与合同、受遗赠证明、继承证明、分割协议、合并协议、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其他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