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正确对待受贿和收礼? |
释义 | 党员为他人谋利,违规收受财物及金额计算问题。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特定关系人财物未退还或上交,构成受贿故意。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给予党纪处分,关键在于是否有具体请托事项。若未被请托但基于履职事由收受财物,性质转变为受贿行为。对于多次未处理的违纪和违法金额,按累计计算原则,但有细微差别。 法律分析 一是关于党员为他人谋利,本人的亲属和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行为。解释第16条明确规定,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二是关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行为。《党纪处分条例》第83条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该行为违纪与违法的关键区别是,对方有没有具体请托事项。实践中,如果行为人仅是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收受了对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对方没有请托事项,构成违纪果党员实际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的,或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人财物的,该行为的性质发生转变,涉嫌构成《刑法》规定的受贿行为。三是关于违纪与违法行为金额计算问题。一般来讲,对多次收受的未处理的违纪金额和违法金额,都按照“累计计算”原则计算,但也略有不同。 拓展延伸 合规指南:妥善应对受贿和礼品接受的最佳实践 在处理受贿和收礼问题时,合规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公正、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建议。首先,建立明确的内部规章制度,明确禁止受贿和未经批准接受礼品。其次,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受贿和礼品接受的认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此外,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同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匿名举报可疑行为。最重要的是,建立道德价值观,强调廉洁、诚信和公正原则,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遵守合规指南,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受贿和礼品接受问题,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声誉的保持。 结语 在处理受贿和收礼问题时,合规至关重要。建立明确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监控和审计机制,举报机制,树立道德价值观,确保公正、透明和道德的行为。遵守合规指南,预防和应对受贿和礼品接受问题,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声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