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驾吹气36的处罚措施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酒驾吹气的处理方式和法律规定,包括罚款、记分和暂扣驾照等,同时也强调了酒后驾驶对安全驾驶能力和交通秩序的危害。重点在于提醒人们不要酒后驾驶,因为这是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许多国家被认定是交通违规行为,甚至规定为犯罪。同时,也提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包括吊销驾照、暂扣驾照6个月等。最后,再次强调了禁止酒驾的目的是保护他人和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社会秩序。 法律分析 酒驾吹气36的处理方式如下: 行为人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从重处罚。 一、酒后驾驶 酒后驾驶是指在酒精、酒类饮品影响下控制并驾驶机动车辆有时包括单车、有发动机、电动机的交通工具或机械以及骑马,是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许多国家被认定是交通违规行为,甚至规定为犯罪。 酒后驾驶会影响安全驾驶能力,使发生事故风险大增,在刑法上被认为是属于有认识过失的范畴,即预见该事会发生,却确信其不会发生而不做防范的一类。 一是自以为没有醉。半斤不脸红,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驾者都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喝了酒,也能把车开到目的地;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发的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和处理。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酒精会使人神经麻痹、迟钝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等出了车祸,悔之晚矣。 二是自以为经验老到,车技高超。三是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日之前,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儿开车上路。这种心理其实忽略了一个最起码的前提:检查酒驾、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其实并不是目的,禁止酒驾的目的是保护他人和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社会秩序。 结语 酒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伤害。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而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人则会被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同时,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行为人也会受到从重处罚。因此,我们应该坚决反对酒驾,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