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辩护人申请证人出庭,公诉人应当如何应对? |
释义 | 对到庭证人证言的质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证人的基本情况,与当事人关系;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表达力;证人感知案件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证人对同一事实的前后描述是否矛盾;证人证言的来源和合法性;证言内容及要证明的问题;证言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及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1、对到庭证人证言的质证(1)证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未成年人,是否能正确感知当时情况,是否能正确回忆、表述),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2)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表达力等,即证人对案件事实是否有正确的感知、记录、回忆能力,证人是否能正确表达这一感知等;(3)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和条件;(4)证人对同一事实的前后描述是否矛盾;(5)证人证言的来源及合法性;(6)证言的内容及要证明的问题;(7)证言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及其因果关系。 拓展延伸 应对辩护人申请证人出庭的策略与注意事项 应对辩护人申请证人出庭的策略与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公诉人应该仔细审查辩护人的申请并评估其合理性。如果证人的证词对案件有重要影响,公诉人可以考虑提出反对意见,并向法庭解释为何证人的出庭并不必要。其次,公诉人需要准备充分,确保自己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了如指掌,以便有效地质询证人。此外,公诉人还应注意维护证人的权益,遵守法庭规则,并采取适当的战术来对抗辩护人的质询。最后,公诉人应灵活应对,根据证人的证词和法庭的动态调整策略,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到庭证人证言的质证,律师应重点关注证人的基本情况、感知力、记忆力、表达力等方面,并审查证人证言的来源和合法性,与其他证据进行印证,探究其相互关系。在应对辩护人申请证人出庭时,律师需审慎评估合理性,并准备充分,维护证人权益,遵守法庭规则,并采取适当战术应对质询。灵活调整策略,确保案件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