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调解流程概述 |
释义 | 诉前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当事人可以选择诉前调解,由法院安排调解员主持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当事人不需要起诉,法院不立案并退还起诉材料。当事人和解撤诉时,也不需要出具文书,法院按撤诉方式处理。如果调解不成功,则进入诉讼程序。调解组织可能会出具调解协议书,法院立案并出具民事调解书。 法律分析 诉前调解流程: 1.起诉,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法院安排诉前调解,调解员主持调解(不超过20天)。 2.调解成功,当事人不起诉,法院不立案并退还起诉材料。 3.当事人和解撤诉,不需要出具文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 4.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法院立案按当事人撤诉方式处理。法院立案并出具民事调解书。 5.调解不成功,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拓展延伸 法院调解的程序与步骤 法院调解的程序与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法院受理后会安排调解员进行调解。其次,调解员将与当事人进行初步沟通,了解纠纷的背景和双方的诉求。接着,调解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调解会议,通过开展对话、协商和妥协等方式,促使双方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如果调解成功,调解员会起草调解协议,并由双方当事人签署。最后,法院会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关裁决或判决。通过法院调解的程序与步骤,当事人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解决纠纷,实现和解与和谐。 结语 诉前调解,是一种高效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选择调解,法院安排调解员主持调解,调解时间不超过20天。若调解成功,当事人不需起诉,法院不立案并退还起诉材料;若当事人和解撤诉,无需文书,法院按撤诉方式处理;若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法院立案并出具民事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功,立案进入诉讼程序。法院调解通过一系列程序与步骤,促使当事人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实现和解与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五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