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多少条信息泄露构成犯罪?" |
释义 | 泄露他人个人信息,根据泄露数量的不同,可以构成犯罪。泄露行踪轨迹、通信内容等信息达到50条以上算犯罪;泄露住宿信息、通信记录等信息达到500条以上算犯罪;泄露其他公民个人信息需达到5000条以上算犯罪。 法律分析 如果是泄露他人的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的,达到五十条以上算犯罪;如果是泄露他人的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达到五百条以上算犯罪;如果是泄露除上述信息之外的公民个人信息的,需要达到五千条以上算犯罪。 拓展延伸 信息泄露犯罪的法律界定及处罚措施 信息泄露犯罪是指未经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将他人的机密或敏感信息泄露给第三方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信息泄露犯罪的界定主要依据《刑法》相关条款。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和泄露信息的性质,可分为不同种类的犯罪,如商业秘密泄露、个人隐私泄露等。对于信息泄露犯罪,我国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刑事处罚可能涉及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而民事赔偿则要求泄露者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为了保护信息安全,预防和打击信息泄露犯罪,我国还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信息泄露犯罪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泄露行为,将依法予以严惩。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我们应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提高公众对信息保护的意识,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