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以公告做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是多久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在表示完成时生效;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点取决于意思表示的类型和形式。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以公告做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是多久 民法典规定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九条【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二、有相对人和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是什么 (1)无相对人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 原则: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设立财团法人的捐助、抛弃动产所有权、悬赏广告),表示完成时(即“作成”时)生效。所谓“作成”,指表意人以可辨认的方式将其意思最终表达出来。换言之,将内在意思外在定型化。 (2)有相对人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常常历经作成、作出(发出)、到达、了解四个阶段。意思表示在哪一个阶段生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二:第一个因素是意思表示的类型(对话的意思表示与非对话的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不同);第二个因素是意思表示采用的形式(载体)(口头、普通书面、数据电文、公告形式之意思表示生效的时点不同)。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须经作出(发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才有生效的可能。未经作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生效的可能。所谓“作出”,指表意人使意思表示向受领人方向运动,并且能够预期在正常情况下意思表示将到达受领人处。 ①了解主义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②到达主义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③作出主义 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 结语 民法典规定,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在公告发布时生效。对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设立财团法人的捐助、抛弃动产所有权、悬赏广告等,表示完成时即作成时生效。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则需要经历作成、作出、到达、了解四个阶段,具体生效的时点取决于意思表示的类型和采用的形式。对话方式的意思表示在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非对话方式的意思表示在到达相对人时生效,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若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当数据电文进入该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公告方式作出的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其生效时间则需要根据具体约定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七十三条 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八条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