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并轨后养老金发放制度改革 |
释义 | 并轨后的养老金计发规则和支取方式。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定,退休人员根据个人缴费年限和实施时间来确定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并轨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得提前支取,但可以继承。不同地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和规定,如个人缴费基数的确定等。 法律分析 一、并轨后的养老金如何计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国务院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从已公布的地方养老金并轨的具体意见和办法来看,“地方版”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与“国家版”的规定基本上一致,但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相应调整和规定。比如上海规定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山东机关工作人员的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以及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则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 二、并轨后的养老金如何支取 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得提前支取;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结语 并轨后的养老金计发方式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和实施时间而定。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对于实施前参加工作且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除了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会根据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对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对于已经退休的人员,将继续按照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并执行相应的调整办法。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得提前支取,可以免征利息税,账户余额可依法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