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借款离婚时的处理方法 |
释义 | 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理:夫妻共同债务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个人财产清偿个人债务。我国《民法典》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的原则,离婚时应协商处理,如无法协商则由法院判决。对于再婚家庭,建议提前处理财产问题,避免后续纠纷。《民法典》还强调保护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 法律分析 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理: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我国《民法典》对夫妻财产采用了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方法。如果夫妻没有对共同财产进行书面约定,只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处理。 目前我国结婚、离婚、再婚的很多,年轻夫妻有很多在婚前就对各自的财产作了约定,甚至婚后也采取AA制。对于再婚家庭,由于双方有各自的子女,以至于再次离婚。老年再婚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甚至在一方去世后,双方子女为遗产继承闹得不可开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再婚夫妻结婚前先将原有材产作出处理或作出约定;老年再婚时要把原有的住房和原来妻子留下的财产安排好。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婚的生活也会轻松些。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清偿】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结语 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则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对于离婚时的共同财产处理,如果夫妻没有书面约定,将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再婚家庭和老年再婚也会面临财产分割的问题,建议在婚前或再婚时做好财产处理或约定,以避免后续的纠纷。根据《民法典》,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情况下,法院将根据财产情况和各方权益原则进行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财产不足清偿或归各自所有的情况下,也需要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来进行清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