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上诉状有哪些 |
释义 | 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参加刑事诉讼的人。包括受害者、自诉者、嫌疑犯、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受害者是指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他因此参与诉讼是因为正当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是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正是受害者在刑事案件中的特殊身份,刑事诉讼法为了充分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给予受害者在刑事诉讼中以当事人的地位。受害者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①控告犯罪行为 ②依法申请调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回避 ③参加诉讼 ④委托诉讼代理人 ⑤公安机关应立案调查的案件,不立案调查时,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向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⑥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受害者死亡的,附近亲属有权起诉的 ⑦附带民事诉讼⑧受害者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人。一般来说,自诉人是自诉事件的受害者、受害者的近亲属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人是自诉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行使诉讼功能,其诉讼行为对诉讼流程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自诉人是自诉事件的重要诉讼主体。法律给予自诉人在诉讼中广泛的诉讼权利。⑧自诉人除享有诉讼参与者的共同诉讼权利外,法律还赋予广泛诉讼权利,主要有 ①提起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 ②申请审判员、书记员、鉴定员和翻译员回避 ③出席法庭审判,参加法庭调查和识别,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新证据,召唤证人,申请再鉴定和调查 ④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 ⑤请求法院调解或与被告人自行和解 ⑥审判前撤销诉讼; ⑥读取或听取审判记录,有权要求补充或修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时,有权确定诉讼的有效性的申请。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犯罪,还没有被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人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或者被自诉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之前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受到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中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的当事人。后者是因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被起诉索赔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者的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对被代理人负有保护责任的人。《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第三项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构、团体代表。从这个规定来看,法定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的利益参加诉讼,他应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为了方便诉讼,如果有多个法定代理人,只能由其中一个参与诉讼。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表被代理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但是,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陈述事件和作证,也不能代替被代理人承担与人身自由有关的义务。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独立诉讼权。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人的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权和上诉权,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5项的规定,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受害者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参加诉讼的人。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被代理人有限定性,诉讼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只能在代理权限内从事活动,进行代理活动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