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严重危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首先,职务犯罪导致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其次,职务犯罪破坏司法公正,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对社会法治建设造成严重损害。最后,职务犯罪破坏道德风尚,影响社会公德和个人信誉,危害社会稳定和谐。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十六条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国家损失或者他人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三十四条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依据实际情况,对职务犯罪、严重职务违法以及其他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 第三十五条 监察机关发现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监督和检查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公职人员及其家属财产来源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