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财务造假被揭露后应如何应对?是否需要宣传公开? |
释义 | 法律分析:财务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被揭露,公司可以主动认识错误,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纠正,积极配合调查机关进行调查,赔偿受害者的损失,以减轻自己的责任。在法律上,财务造假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面临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此外,如涉及上市公司,还需考虑是否违反了《证券法》等相关法律。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用舞弊手段,隐匿、转移、侵吞财物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虚报损益、隐瞒负债,骗取贷款或者其他财务损害他人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三条: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员、签字会计师应当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员、签字会计师不得虚构公司业绩、隐瞒公司负债、规避公司财务监管、误导投资者。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准确,不得虚构、隐瞒或者误导。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有权拒绝违反本条规定的安排或者指令。 因此,对于财务造假被揭露的公司,除了积极纠正错误、赔偿损失外,还需要尊重法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也需要审慎考虑是否宣传公开该事件,以避免进一步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