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确定老年监护人的定义及方法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监护人的概念及其确定方式。监护人是指对其承担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而确定监护的方式主要有指定监护和意愿监护两种。指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协商并书面确定自己的监护人,以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的监护关系。意愿监护则是指监护人是由被监护人自己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指定的。 法律分析 老年的监护人指的是对其承担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确定监护的方式主要是指定监护,是指已经成年的人(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就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的监护关系,进行事先协商并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拓展延伸 老年监护人的定义及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监护人是指老年人无配偶、子女或者父母等近亲属,或者因年老无赡养人、扶养人、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法定赡养人无赡养、扶养、法定赡养人无扶养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履行赡养、扶养、赡养义务的,由社会服务机构或者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指定或者委托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老年监护人的职责包括: 1.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 2.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3.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与他人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5.代理被监护人与他人订立遗嘱或者接受遗嘱赠与; 6.维护被监护人的婚姻关系; 7.代理被监护人与他人订立家庭承包合同; 8.代理被监护人与他人订立其他有关被监护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的合同。 老年监护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其职责,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确定监护的方式主要是指定监护,是指已经成年的人(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就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的监护关系,进行事先协商并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因此,监护关系的确定需要经过事先协商并书面形式确定,以确保监护关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 【意定监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