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地工作一万九千元的工资要交多少税?
释义
    工资多少交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个税规定: 1、起征点是5000元 2、就超过5000元部分征收(5000元超过5000元零元,即5000元不需要征税) 3、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 A:低于3000元部分,也就是说,比5000元多的金额在1500元以内,按3%计算。例如:6000元,超过5000元1000元,这1000元低于3000元,所以确认为3%税率,个税=1000X3%=30元 B:高于3000低于12000部分,为10%。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工资两万要交多少税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450元。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20000-5000=15000,应缴税额=15000*3%=450元。
    13000工资要交多少税
    13000元工资需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需要看你五险一金扣多少钱,减去五险一金剩下的钱计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我国目前个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个税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13000的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减去起征点(5000元)之后乘以10%的税率再减去210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减除费用和税率问题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本通知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
    工资2万元要交多少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月收入2万元,在五险一金已经扣除的情况下,应交个税为:本月收入2万元应交个税金额=(20000-5000)x25%-1005=2745元.
    你好,我是工地上的零工,1万元多少税?
    这属于劳务费,交税税率为分档的,每次低于800免税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抵扣800元费用,再乘20%税率;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抵扣收入额的20%,再乘20%税率;3、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你好,一般工资卡发工资一万快扣多少税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若是一万块工资包含免征税收入的,还应当减去这一部分金额。总之,一万块的工资要交多少税要看实际情况。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该内容由 范晓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7 5: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