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除合同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合同解除流程及条件简介:通常解除合同需通知对方,如当事人约定条件或发生法定情形,解除权人应通知对方。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法律规定解除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者应遵守特别程序。合同可单方解除条件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其他违约行为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解除合同流程相对简单,但解除权人需保留通知对方的证据。 法律分析 一、通常解除合同需要什么流程? 1、通知对方。 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的,在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如果选择解除合同,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发生法定情形而使当事人享有解除权的,解除权人如果选择解除合同,同样也应通知对方当事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合同从通知到达对方当事人时起解除。 2、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 当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对方后,对方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向法院起诉或依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对于这些有效裁定,当事人必须执行。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遵守特别程序的规定。 二、合同可以单方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 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解除合同的流程要比签合同的流程简单的多,对于解除权人来讲,从通知对方以后其实合同就已经解除了,但是解除权人一定要保留通知对方的证据,比如通知的时间还有通知书的内容。 结语 解除合同的流程相对简单,首先解除权人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无论是根据约定条件还是法定情形,合同从通知到达对方当事人时起解除。若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在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应遵守特定程序。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可以单方解除的条件包括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迟延履行债务、违约行为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解除合同的流程相对简单,但解除权人应保留通知对方的证据,如通知时间和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二十一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十五条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或者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公布。其他条约、协定的公布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