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交社保,能否直接离职? |
释义 | 单位不缴纳社保违法,劳动者可辞职,享受社保待遇。劳动法规定,劳动者退休、患病、负伤、工伤残、患职业病、失业、生育可享受社保待遇,死亡后其遗属可享受遗属津贴。社保金应按时足额支付。 法律分析 单位不缴纳社保可以辞职,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是违法的,国家强制性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则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拓展延伸 社保未缴纳,离职是否会受到法律影响? 社保未缴纳是一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因此离职时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雇主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而员工也有义务按时缴纳个人部分。如果员工未缴纳社保费用并选择离职,可能面临以下后果:1.雇主可能会要求员工补缴未缴纳的社保费用,并可能处以相应的罚款;2.员工可能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险提供的各项权益,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3.雇主可能会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员工未缴纳社保的情况,导致进一步的法律纠纷和处罚。因此,建议员工在离职前与雇主协商解决社保问题,确保自身权益和避免法律风险。 结语 单位不缴纳社保可以辞职,但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违法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也享受遗属津贴。社保未缴纳违反法律规定,离职时可能承担法律后果,包括补缴费用、失去各项权益和面临法律纠纷。建议员工在离职前与雇主协商解决社保问题,确保自身权益和避免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