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导致合同缺乏公平性。虽然合同不直接无效,但可在除斥期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 法律分析 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法定事由,但不能直接视为无效,需要在除斥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后撤销合同,合同撤销的自始无效。所谓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一般表现为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极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不平衡,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拓展延伸 合同公平性原则对于合同效力的影响 合同公平性原则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对于合同效力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合同公平性原则,当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时,法院有权宣布合同无效。这意味着,如果一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利用其优势地位,迫使对方接受不公平或不合理的条款,那么这些条款可能会被视为无效。合同公平性原则的适用有助于维护交易双方的平等地位,保护弱势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合同公平性原则的引入使得合同更具公正性和合理性,从而提升了合同的效力和可靠性。 结语 合同公平性原则的引入使得合同更具公正性和合理性,从而提升了合同的效力和可靠性。当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时,法院有权宣布合同无效。合同公平性原则的适用有助于维护交易双方的平等地位,保护弱势方的合法权益。因此,合同公平性原则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对于合同效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