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抽逃出资罪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释义
    《公司法》对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违反者将面临罚款处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将被处以罚款,金额为虚报注册资本的5%至15%。对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发起人和股东,罚款幅度也为出资金额的5%至15%。这些规定适用于自然人和单位,违法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
    法律分析
    1、自然人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依据:2006年《公司法》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一百九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百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第二百零一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拓展延伸
    抽逃出资罪的刑罚幅度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抽逃出资罪是指个人或组织以非法手段将资金从企业、机构或其他组织中抽离、逃离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抽逃出资罪的刑罚幅度和适用条件如下: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刑罚可从拘役、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并可处以罚金。适用条件包括:抽逃的资金数额较大,达到一定数额;具有组织、计划、预谋等犯罪手段;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等。同时,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可以酌情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总之,抽逃出资罪的刑罚幅度和适用条件是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的严肃性。
    结语
    根据《公司法》第十二章法律责任,对于自然人和单位犯抽逃出资罪的行为,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的罚金。此外,对单位犯罪的,还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抽逃出资罪是指以非法手段将资金从企业、机构或其他组织中抽离、逃离的犯罪行为。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刑罚幅度和适用条件有所不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的严肃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
    (一)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和不当利益的;
    (二)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的;
    (三)在企业改制、财产转让等过程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平交易规则,将企业财产低价转让、低价折股的;
    (四)违反本法规定与本企业进行交易的;
    (五)不如实向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或者与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串通出具虚假资产评估报告、审计报告的;
    (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决策程序,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的;
    (七)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章程执行职务行为的。
    国家出资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前款所列行为取得的收入,依法予以追缴或者归国家出资企业所有。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任命或者建议任命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法予以免职或者提出免职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章 债权人会议 第二节 债权人委员会 第六十八条 债权人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督债务人财产的管理和处分;
    (二)监督破产财产分配;
    (三)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
    (四)债权人会议委托的其他职权。
    债权人委员会执行职务时,有权要求管理人、债务人的有关人员对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作出说明或者提供有关文件。
    管理人、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拒绝接受监督的,债权人委员会有权就监督事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作出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章 管理人 第二十二条 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
    债权人会议认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执行职务或者有其他不能胜任职务情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更换。
    指定管理人和确定管理人报酬的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