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者劳动仲裁胜诉率 |
释义 | 劳动纠纷胜诉率在仲裁阶段是比较均衡的,在一审阶段劳动者胜诉较多,而在二审阶段用人单位胜诉较多。总体而言,仲裁到诉讼的改判率为不到50%,而一审到二审的改判率仅为5%左右。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纠纷一审改判律不到50%,不能胜任的情况一审改判率较高。 一、民事诉讼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由当事人上诉而引起的。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将副本在5日内送达被上诉人,由此时间可推算对方是否上诉,当然也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非同一天收到判决书。 如果收到上诉状,被上诉人有15天答辩期,二审答辩较一审重要,因为一审要开庭审理,当庭可以详尽发表意见,而二审由开庭审和书面审,若不交答辩状,而法院又决定书面审,则发表意见的机会就少。所以,应重视写好二审答辩状。 原审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连上诉状、全部案卷、证据,报送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立案后应在3个月审结判决上诉案,30日审结裁定上诉案。 二审与一审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可以书面审理,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的,可自行判决裁定;另一个特点二审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没有陪审员。当事人可以对二审合议庭人员提出回避的申请。一般二审开不开庭,关键看双方对事实认定是否有意见,如果是适用法律问题,一般不开庭;事实出入较大,一般会开庭。 二审开庭与一审相同,但重点是上诉请求。 在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还是可以和解、调解、撤诉、增加诉讼请求、反诉。在和解的情况下,结案有两种方式:一种经法院同意撤诉;一种制成调解书结案。 二审中,一方或双方撤诉的,应在宣判前提出,并得到法院准许。 二审中,出现增加诉讼请求、反诉的,法院的做法是调解,调解不成应告知当事人另案起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可做出三种不同的判决: ①维持原判; ②发回重审; ③改判。 维持原判是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发回重审适用于认定事实错误或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其它发回的情况有: ①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常判决。如应回避未回避。 ②一审漏审诉讼未判决,二审调解不成则发回。 ③必须参加的诉讼人一审未参加,二审又调解不成。 ④一审判决不能离婚,二审认为应判离,可以调解,调解不成发回重审。 改判适用下列: ①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②原判认定事实不清或错误,证据不足,也可查清后直接改判。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判决之日是生效之日,当事人不得再提出上诉。 二、民间借贷一审胜诉二审还能再审吗? 这个得看具体案情:1、法院法院,法字还是在前面的,也就是说,一审胜诉,一般在法律上站得住脚,二审胜诉的可能性相对较大;2、一般情况下,二审也不会去随意改一审的案件,现在法院对改判率和重审率看得很重,和承办法官个人绩效挂钩,通常情况下,我是说通常情况,二审不会去随意改判案件,除非实在是有重大瑕疵,尤其是民事案件 三、故意杀人罪死刑二审能改判吗 若人民法院对于故意杀人的行为人在一审判处其死刑,在二审是可能会改判的。如果原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又或者原一审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都可以改判。改判,是指上级法院依照法律程序,以重新裁判形式对原审判决、裁定所作的变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