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隐私权受到侵害,应如何救济 |
释义 |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隐私权作为一种人格权,当其受到侵害,受害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 人格权请求权的救济方法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成立人格权请求权只要求行为人存在侵害行为,不要求给受害人造成实际损害;其二,不要求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过错;其三,人格权请求权作为一种支配权,不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 隐私权受到侵害,除了人格权请求权的救济方式,受害人还可以向行为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我国法律并没有对隐私权的侵权损害作出特别的规定,认定成立侵害隐私权依旧需要满足四大构成要件,即行为人存在过错、存在侵权行为、具有损害结果、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隐私权强调的是私人生活安宁和个人私密不为他人侵扰,在实务中,隐私权受到侵害往往使受害人的精神遭到损害。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我国法律并没有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受害人主张精神损害,需要证明自身遭受精神损害的损害程度,法官根据案情酌情判定。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自身遭受严重精神损害如重度失眠等,法官往往判定较少的赔偿数额或者驳回受害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