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如何看待关爱孩子
释义
    离婚后,没有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探视权,抚养方有协助义务。探视方式、时间由协议或法院判决。私自带走孩子是违法行为,应通过协商、调解、起诉解决。若不配合探视权,可能中止探视权。根据《民法典》第1086条规定,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探视可中止,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探视。
    法律分析
    离婚后没有抚养孩子的一方都是有探视权的,而抚养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所以,如果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了探视时可以接走孩子,那么肯定是合理合法的。
    但是如果私自将小孩带走,私自接走都是违法的。抚养孩子的一方在不配合行使探视权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起诉等方式解决,而不能私自做出侵犯对方抚养权的行为。
    如果因为私自接走孩子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不良影响,很有可能被中止探望权。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拓展延伸
    法律保障下的孩子关爱权利
    在法律保障下,孩子关爱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重视。法律明确规定了孩子的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健康、生活环境等方面。孩子的教育权利被法律视为一项重要的权利,法律要求家长和社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机会。同时,法律也要求保障孩子的健康权利,包括医疗保健、营养饮食等方面。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孩子的生活环境应该安全、稳定,并保护他们免受虐待、忽视和歧视等。总之,法律保障下的孩子关爱权利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旨在确保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结语
    离婚后,没有抚养孩子的一方都有探视权,而抚养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的方式和时间应当由双方协议,如协议无法达成,则由法院判决。私自带走孩子是违法行为,应通过协商、调解或起诉等合法途径解决。如果私自接走孩子对其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探望权被中止。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时若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可依法中止探望权,待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探望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