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满十八周岁如何被判刑
释义
    未成年人在我国刑法中享有从轻、减轻或免于刑事处罚的待遇。已满十六周岁的人需负刑事责任,但十四至十六周岁的人犯重罪也需负刑事责任。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可以免于刑事处罚,而是由家长或监护人管教或政府收容教养。对于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对未成年人适用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未成年犯罪者的法律责任与处罚制度
    未成年犯罪者的法律责任与处罚制度是指针对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行为者,在法律上所承担的责任和受到的处罚制度。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对未成年犯罪者的处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针对未成年犯罪者,法律倾向于采取更为温和的措施,强调教育和改造的目的。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少年法庭审判、少年犯罪教育、社区服务、缓刑、康复性措施等。此外,一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少年犯罪法,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总之,未成年犯罪者的法律责任与处罚制度旨在平衡保护社会安全和保障未成年人发展的需要,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并成为有益的成年人。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个人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对未成年人适用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未成年犯罪者的法律责任与处罚制度旨在平衡保护社会安全和保障未成年人发展的需要,强调教育和改造的目的。通过少年法庭审判、少年犯罪教育等措施,我们希望能够促使未成年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并成为有益的成年人。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