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的生效时间是什么时候? |
释义 | 行政处罚的生效时间应自送达给当事人之日起生效,除非处罚决定书明确了某具体时间履行。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填写被处罚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违法依据、处罚依据、处罚内容等信息。罚没款的收缴情况包括当场收缴和代收代交两种情况。被处罚人应被告知救济途径,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签收处罚决定书的时间关乎履行期限和复议、诉讼时效的计算。具体情况可咨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法律分析 一、行政处罚的生效时间是什么时候? 《行政处罚法》并未没有明确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时间,但相关履行处罚决定和未按决定履行处罚义务应招致何种法律后果的条文均表明: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是自送达给当事人之日起生效,除了处罚决定书上明确了某具体时间履行外,一般均应当立即开始履行决定中载明的义务。 二、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填写说明 (一)写明被处罚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违法事实:简易程序要求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因此应写明经查证属实的违法事实的具体情况。有多种违法行为的,应分类填写。 (三)违法依据:写明违反法律的具体条款。一般是禁止性或义务性条款。 (四)处罚依据:要求写明法律名称和具体条款,一般是法律责任条款,没有相应法律责任条款的不得处罚。 (五)处罚内容: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当场处罚只能做出警告、对公民处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1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数额应当用中文大写表述。 (六)罚没款的收缴: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况有: 1、依照简易程序当场处罚的案件,处20元以下罚款或虽然超过20元,但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2、执法人员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做出处罚决定,无论适用一般程序还是简易程序, 当事人向指定银行交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由执法人员代收代交的。 (七)救济途径:告知被处罚人(单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法院和时效。行政复议机关一般是做出处罚决定的药监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行政诉讼受理法院一般是做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八)签收:当事人签收处罚决定书的时间关乎处罚决定的履行期限和复议、诉讼时效的计算,一定要由当事人当场签收。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处罚决定书上明确了某具体时间履行,那就处决书上时间为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也会根据实际的行政违法事件来进行认定处理,如果不清楚的,可以咨询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了解。 结语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生效时间并未在《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然而,根据相关法律条文,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自送达给当事人之日起生效,除非决定书上明确规定了某个具体时间。同时,当事人应立即开始履行决定中规定的义务。在填写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应详细写明被处罚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违法依据、处罚依据、处罚内容等,并告知被处罚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时效。当事人应当当场签收处罚决定书,以便准确计算履行期限和复议、诉讼时效。如果有具体时间要求,请以处罚决定书上的时间为准,如有疑问,可咨询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了解详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第十三条 国务院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第三十八条 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 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