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单位侵犯员工名誉权怎么处理?
释义
    公司侵犯员工名誉权的处理方式及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员工可要求公司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若构成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包括侮辱和诽谤,侮辱可通过暴力、语言、文字等方式贬低他人,诽谤则是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
    法律分析
    一、公司侵犯员工的名誉权怎样处理
    1、公司侵犯员工名誉权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承担侵权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如下: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2)、如果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构成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单位的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条款,对于公司侵犯员工的名誉权,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承担侵权民事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侵犯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构成犯罪,员工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单位的责任。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都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无论是口头语言、暴力方式还是书面形式,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维护员工的名誉权是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积极维护和捍卫自己的名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6: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