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累犯的处罚原则 |
释义 | 累犯的处罚原则是从重处罚,这一原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累犯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从重处罚,以确保对累犯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其次,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而不是“可以”从重处罚,这意味着对累犯的惩罚不是可选择的,而是必须执行的。最后,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因为缓刑和假释的适用都要求犯罪人不再危害社会,而累犯则屡教不改,具有较大人身危险性。因此,累犯的处罚原则是从重处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法律分析 累犯的处罚原则是: 1.对于累犯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从重处罚; 2.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而不是“可以”从重处罚; 3.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因为缓刑和假释的适用,都要求以犯罪人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而累犯则属于屡教不改,具有较大人身危险性的人。 拓展延伸 累犯罪行的法律制度及其适用范围 累犯罪行的法律制度是指针对重复犯罪行为所制定的一套法律规定和处罚原则。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累犯罪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同一人犯下两次以上犯罪行为的情况。累犯罪行的法律制度旨在对累犯者进行更严厉的处罚,以起到惩罚和预防再犯的作用。具体的处罚原则包括加重刑罚、适用累犯制度、限制减刑等。累犯罪行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类犯罪行为,例如盗窃、故意伤害、贩毒等。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法律规定,法庭会根据累犯的情况进行量刑和判决,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 结语 累犯罪行的法律制度旨在对累犯者进行更严厉的处罚,以起到惩罚和预防再犯的作用。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法律规定,法庭会根据累犯的情况进行量刑和判决,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适用缓刑,以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累犯的处罚原则是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一,对于屡教不改、具有较大人身危险性的人,必须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