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残疾等级如何评定?
释义
    伤残等级鉴定的关键环节是选择鉴定单位和把握鉴定时机。鉴定需由专业机构进行,根据受伤部位、程度、康复情况、功能障碍及恢复可能性等因素综合判断。评级差距将导致赔偿金额巨大差异。当事人可委托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进行鉴定,或在法院起诉后共同申请法院委托鉴定。鉴定前需准备入院、出院记录、病历本、诊断证明、影像报告、交通事故认定书、受害人身份证(无身份证的带户口本)等材料。
    法律分析
    伤残等级鉴定要根据具体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康复情况、功能障碍以及事后恢复可能性等因素来综合判断,且鉴定是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来鉴定,而不是一般人能够直观评测的,所以伤残鉴定必须要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鉴定单位的选择,二是鉴定时机的把握。因为能评上级别和评不上级别,评上1级和评上10级,赔偿项目的金额差距是很大的,会有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差距。当事人可以申请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来委托鉴定,也可以起诉到法院后由双方共同申请由法院委托鉴定。鉴定的时候需要事先准备好一下材料: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
    3.出院小结;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X线报告单、CT报告单等;
    7.X及CT片;
    8.交通事故认定书责任认定书;
    9.受害人身份证(无身份证的带户口本)。
    拓展延伸
    残疾等级评定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残疾等级评定的标准和程序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确定的。一般来说,评定残疾等级需要进行医学和社会功能评估。医学评估主要是通过专业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和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残疾程度和影响范围。社会功能评估则是通过对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评定结果通常会根据残疾程度进行分级,如轻度、中度、重度等级。评定程序包括申请、资料提交、评估、评定结果通知等环节。具体的评定标准和程序可能会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您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获取详细信息。
    结语
    伤残等级鉴定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需要考虑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康复情况、功能障碍以及事后恢复可能性等因素。鉴定由专业机构进行,不是一般人能够直观评测的。因此,在进行伤残鉴定时,选择合适的鉴定单位和把握时机非常重要。评定结果的差异可能导致赔偿金额上的差距。当事人可以委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事务所进行鉴定,也可以通过法院委托鉴定。在进行鉴定前,需要准备入院记录、出院记录、病历等相关材料。残疾等级评定的标准和程序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确定,包括医学和社会功能评估。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获取详细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四十一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