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能否在结婚后发现妻子有精神疾病? |
释义 | 结婚后发现女方有精神病,可以提出离婚。但精神病并非离婚的充分条件,法院不能当然判决离婚。离婚需解决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生活问题,尊重其权利。无诉讼能力的精神病人可由父母、成年子女、兄弟姐妹代为诉讼。结婚后得精神分裂症,如果病情稳定,能作出正确表示,婚姻无效的依据不足。婚姻无效需在结婚前患病且未治愈的情况下确认,可以向法院申请确认婚姻关系无效。 法律分析 结婚后发现女方有精神病能否提出离婚 可以申请离婚。依照法律规定,夫妻一方犯有精神疾病而当然判决离婚仅限于以下情形:一方在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另一方提出离婚的;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对方提出离婚的;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可见,一方患有精神病并不是离婚的充分条件,法院不能当然判决离婚。 因婚前患过精神病或因家族有精神病遗传患精神病,不论是否隐瞒,均不是准予或不准予离婚的理由。离婚是“感情确已破裂”的原因是由配偶患有精神病所致,离婚的理由是可以成立的。 因配偶患有精神病而提起离婚诉讼的,应首先解决好精神病病人的监护人、生活起居等问题,绝不能因离婚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离婚,是处理解决夫妻身份问题,必须由本人亲自进行,其他人是不能代为行使的,但是,因精神病人的特殊情况,也应当尊重其权利,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结婚后得精神分裂能离婚吗 婚姻无效是指当事人双方不具法定结婚条件或没有履行法定结婚程序而缔结的婚姻,不产生合法婚姻的法律效力。 婚姻无效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专门用来解决违法结婚问题的。 如果婚前女方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在登记结婚期间,如果女方的病情稳定,处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能良好地辨认婚姻有关事务的权利和义务,能完整、正确地作出意思表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作出对缔结婚姻的真实表示。 此时一方以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依据不足。 伴侣得了精神病的,有可能是在结婚之前就已经得了,而另一方此时可能知晓,当然也有可能被隐瞒了。而要是在结婚之前,一方就已经换上了精神病,并且在登记结婚的时候也没有治愈的,一般来说这样的婚姻关系是被认定为无效的。既然婚姻关系无效,那么之后也就谈不上离不离婚的问题。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确认婚姻关系无效。 结语 结婚后发现女方有精神病,能否提出离婚?根据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并不是自动离婚的充分条件。离婚仅在特定情况下才被允许,如一方在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另一方提出离婚;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对方提出离婚;又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离婚应尊重精神病人的权利,解决其监护人、生活等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婚姻关系在结婚前女方已患精神病且未治愈,可以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确认婚姻关系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