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无限期是否可以解除? |
释义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不少人存在误解。劳动者视之为“护身符”,雇主则视之为“包袱”。对符合条件的老职工,雇主应按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给予保障。但雇主也有权解除合同,不能过度负担。根据我国法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通过协商、法定和约定三种方式解除。 法律分析 不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存在普遍性的理解错误,主要是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不能解除。因此,很多劳动者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视为“护身符”千方百计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看成了“终身包袱”,想方设法逃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义务。 对此,作为那些对单位贡献了“黄金年龄”的符合条件的老职工来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给予合理的保障。但是,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不能不合理增加其负担,对于那些符合条件的职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那些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解除的观点是错误的。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不同合同形态的一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予以解除,包括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无限期解除的条件和限制是什么? 劳动合同无限期解除的条件和限制主要取决于国家法律和劳动法规。一般而言,劳动合同无限期解除的条件包括:双方协商一致、一方违约、合同约定的解除事由发生等。然而,解除劳动合同也受到一些限制,如需要提前通知对方、支付相应的赔偿金、遵守法定解除程序等。此外,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劳动者怀孕、患病或受到歧视等,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受到更严格的限制。因此,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双方应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一经签订就不能解除。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方式来实现。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和限制取决于国家法律和劳动法规,并需要遵守相应的程序和义务。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双方应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