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是否赔偿? |
释义 |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是否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是否赔偿? 冒名顶替上班发生工伤后不会赔偿。 冒用他人身份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即使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社会保险机构记录的参保对象本人也不再其中,因此,社会保险机构不会对其进行赔付。由此造成的后果,司法实践中,职工冒用他人身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涉嫌欺诈存在过错,但用人单位未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亦存在过错,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应由双方根据过错比例分担。一些省市规定工伤职工承担应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部分,用人单位承担应由用人单位支付部分;一些省市规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用人单位也承担部分。 二、工伤的赔偿是如何规定的 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若是冒用他人的身份,到用人单位工作这个时候发生的工作性的伤害,那么社会保险基金就可以对这个人不进行工伤的赔偿。这在我们国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当中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千万不能冒用他人身份。 相关内容:手指头工伤怎么赔偿是正确的? 一、手指头工伤怎么赔偿是正确的? 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鉴定为伤残七级。 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鉴定为伤残八级。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如果材料不完整的,只能一次性补正全部材料。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符合要求及管辖范围的申请,决定受理的,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调查核实后,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身体的伤害是有分等级的,根据等级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赔偿标准。所以如果有人侵犯人们的身体权益,可以到相关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如果达到等级,可以具体鉴定达到什么等级,一等级是最为严重的等级,可能是无法正常生活的程度,赔偿的也最多。 如果是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内因为工作的原因造成身体损害的,那么用人单位就需要在法定的期限内向有关机关申请工商认定,只有在经过工商认定和劳动伤残鉴定的程序之后,才能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工伤经济赔偿金。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是否可行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是否可行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 2.必须是在上下班的必经线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 3.必须是本人不是全部责任或者不是主要责任; 4.必须是因机动车而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 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工伤后离职是否有赔偿? 工伤后离职是有赔偿的。工伤过后离职仍然可以得到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工伤鉴定的程序有哪些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来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200元鉴定费。如材料不全,由我办出据委托诊断后,再来鉴定。 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工作性的伤害发生之后,由用人单位负责申请工伤的认定,确定是属于工作性伤害,那么就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具体的赔付了,而因为发生了工作性伤害,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是符合法律当中的规定的,并且单位还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关内容:劳动者要求工伤赔偿没钱赔咋办? 一、劳动者要求工伤赔偿没钱赔咋办? 1、劳动者要求工伤赔偿没钱赔,可以向工伤职员提出分期、或者是延期赔偿的请求。 发生工伤后,公司没有给予工伤赔偿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一致的,可以签订协议书,按协议书约定赔偿。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督保障部门投诉,由劳动监督保障部门介入处理;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 (4)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提出工伤赔偿请求需要的材料 (1)受伤者身份证; (2)门诊病历本; (3)医院住院病历,包括住院病历首页,入院记录,体格检查表,专科检查表,辅助检查表,手术记录单,出院记录,心电图等报告单(以上病历需到住院医院医务科或档案室、病案室复印并盖公章); (4)关于休息误工的医疗诊断证明、工资单或者收入证明,扣发工资收入证明(如果有); (5)关于需要护理的证明、护理费发票或收条; (6)交通费住宿费票据; (7)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表和鉴定费发票(如果已鉴定); (8)视情况提供其他材料。 二、过六十岁工伤认定请求会被受理吗? 1、超过六十岁工伤认定请求一般不会被受理 超过60岁的人一般不能申请工伤认定。根据法律规定,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职员的伤情一旦被认定为工伤,那么可以向单位提出希望获得工伤赔偿金的请求。若是单位同意赔偿,那么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具体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数额,若是单位不同意赔偿的,职员可以选择书写仲裁申请书之后,向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请求。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工伤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关于“上下班途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作了进一步明确,包括: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班途中发生事故算不算工伤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为工伤,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不是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上班发生事故怎么赔偿 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的,可以获得交通事故赔偿,也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对于医疗费、康复费、辅助器具配置更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就医交通住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和护理费,已获得相应赔付的,不能重复给付,但是若其赔付金额低于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应补足差额。对于伤残赔偿金等属于赔偿性的,应依法按规定赔偿。也就是说,劳动者可以获得双倍赔偿。 该内容由 吴赞业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