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警察能何时进行抓捕行动?
释义
    对于有犯罪事实证据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如果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应予以逮捕。对于可能判处十年以上徒刑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或者曾经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人,也应予以逮捕。同时,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且情节严重的人,也可以予以逮捕。
    法律分析
    1、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2、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3、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拓展延伸
    警察抓捕行动的法律限制和程序
    警察抓捕行动的法律限制和程序涉及多个方面。根据法律规定,警察在进行抓捕行动时必须遵守一定的限制和程序。首先,警察必须有合法的理由和依据来进行抓捕,例如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嫌疑人犯罪或存在逃跑的危险。其次,警察在执行抓捕行动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度的武力,并确保对嫌疑人的人权和尊严进行尊重和保护。此外,警察在抓捕行动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包括通知嫌疑人他们的权利、进行适当的调查和讯问,并在必要时向嫌疑人提供合适的法律援助。总之,警察抓捕行动的法律限制和程序旨在保护公民的权益,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司法程序得以实施。
    结语
    警察抓捕行动的法律限制和程序旨在保护公民的权益,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司法程序得以实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的情况下,应当予以逮捕。同样,对于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有故意犯罪或身份不明的情况下,也应当予以逮捕。此外,对于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且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以予以逮捕。警察在抓捕行动中必须遵守合法程序,尊重嫌疑人的权利,并确保使用适度的武力。这些限制和程序的存在,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9: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