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合同时不用合同章用公章可以吗 |
释义 | 合同签订时可以使用公章,签字或盖章即可生效。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即可成立合同。即使未采用书面形式,只要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并被对方接受,合同也可成立。 法律分析 签订合同时也可以使用公章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拓展延伸 合同签订中的章程要求及合同章与公章的使用区别 在签订合同时,章程要求是必须遵守的规定,它规定了合同签订的程序和要求。合同章和公章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合同章是指特定用于合同签订的印章,通常由合同当事方共同保管,用于对合同文件进行签字和盖章。而公章是指企业、机关等单位的公章,用于证明文件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使用合同章是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而使用公章是为了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一般要求使用合同章,而不是公章。这样可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双方的权益。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同时,《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也规定,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合同章的使用是必要的,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保障双方的权益。公章则用于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