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容留吸毒三人,不包括本人
释义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主要标准是根据容留吸毒的次数、人数等情节或后果,量刑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涉及其他严重情节,应予立案追诉。
    法律分析
    容留他人吸毒,“容留”的只能是他人,不包括自己。容留他人吸毒罪提起公诉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容留吸毒的次数、人数等情节或后果,而量刑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第十一条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三)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处罚,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
    拓展延伸
    容留吸毒三人,涉事者为何不在其中?
    涉事者之所以不在容留吸毒三人的行为中,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涉事者可能是一个有意识、有责任心的个体,意识到吸毒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因此选择不参与其中。其次,涉事者可能是一个法律意识较强的人,明白容留他人吸毒会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刻意避免参与其中,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涉事者也可能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对吸毒行为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出于道德原则而选择与此行为保持距离。总之,涉事者不参与容留吸毒三人的行为,可能是出于个人的意愿、法律意识或道德观念的考量。
    结语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标准主要考虑容留次数、人数及后果等情节,刑罚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事者选择不参与容留吸毒行为可能出于个人的意愿、法律意识或道德观念的考量。这种选择显示了涉事者的责任心和对吸毒行为的反对态度,值得肯定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容留他人吸毒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安全和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7: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