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杀人后自首能否减刑? |
释义 | 自首对于犯罪嫌疑人和罪犯来说是一种有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认定为自首。然而,法官在量刑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此外,追诉时效的中断和延长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用。 法律分析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有自首情节的,不是法定从轻减轻,法官也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法院判决为准,如果家属认为判决不公正的,可以抗诉。 相关法律知识: 刑法规定举例 刑法第89条第2款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后罪成立之日起计算。”即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时效便中断,其追诉时效从后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计算。例如,行为人于1980年1月1日犯一般情节的抢劫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但行为人在1988年1月1日又犯了一般情节的强奸罪。这时,抢劫罪的时效就中断,即先前的抢劫罪的追诉期限从1988年1月1日起重新开始计算,再经过15年,才不追诉。在本案种,先前的抢劫罪,实际上要经过23年才不追诉。 对于追诉时效的中断,可以从追诉时效的根据中寻找立法理由。既然行为人 实施了某种犯罪之后又重新犯罪,就说明其并没有悔改,或者在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时,如果后罪的法定最高刑轻于前罪,后罪的追诉期限届满,而前罪的追诉期限未满,则只追究前罪的刑事责任。例如,行为人于1990年12月1日犯一般情节的抢劫罪,追诉期限为15年;他于1997年12月1日又犯了故意伤害罪(轻伤),其追诉期限为5年;抢劫罪的追诉期限从1997年12月1日起重新计算;到2002年12月2日,后罪(故意伤害罪)已超过追诉期限,但前罪(抢劫罪)没有超过追诉期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追究抢劫罪的刑事责任,不能再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追诉时效的中断与追诉时效的延长相竞合(或结合)时,应适用追诉时效延长的规定。例如,行为人于1998年1月1日犯抢劫罪,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并于2000年1月1日犯故意伤害罪。在这种情况下,对抢劫罪不能适用追诉时效中断的规定,而应适用追诉时效延长的规定。 结语 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者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甚至免除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情节。法官在裁决时会根据法律规定和自身裁量权综合考虑。当然,如果家属认为判决不公正,可以提出抗诉。此外,我国刑法还规定了追诉时效中断和延长的情况,具体应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适用。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一)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的; (二)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现有证据证明其存在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18修订):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第十七条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一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