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终身监禁能否减刑? |
释义 | 中国在2016年加大了对贪污受贿罪的惩罚力度,规定特别巨大数额的贪污罪将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期满后可以转为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法律分析 在中国没有终身监禁这一刑罚,但是在2016年我国加大对贪污受贿罪的惩罚力度,规定今后犯贪污罪的数额特别巨大、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拓展延伸 终身监禁的法律政策和实践:国际比较与改革探索 终身监禁的法律政策和实践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国际上,各国对于终身监禁的态度和做法存在差异。有些国家允许终身监禁的罪犯在一定条件下申请减刑,例如表现良好或参与康复项目。而另一些国家则坚持终身监禁的原则,认为某些罪行无法被减轻刑罚。然而,对于终身监禁能否减刑的争议并不仅仅局限于法律层面,还涉及到道德、人权和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的考量。因此,国际上对于终身监禁的法律政策和实践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中,以平衡对罪犯的惩罚与社会的安全与公正。 结语 终身监禁的法律政策和实践一直备受争议。在国际上,各国对待终身监禁的态度存在差异。有些国家允许罪犯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减刑,而另一些国家则坚持终身监禁的原则。对于终身监禁能否减刑的争议涉及到法律、道德、人权和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国际上对终身监禁的法律政策和实践不断探索和改革,以平衡对罪犯的惩罚与社会的安全与公正。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条件与限度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