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赔偿金额标准 |
释义 | 刑事赔偿金额标准根据本人受到的损失、侵害程度、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评定,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并在判决书中明确赔偿数额。 刑事赔偿是指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对作案人提出民事赔偿请求,并得到法院支持后获得的经济赔偿。刑事赔偿金额标准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 本人受到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身体损伤、精神损伤等;2. 侵害程度:如身体伤害、性侵等;3. 造成的社会影响:如恶劣社会影响、舆论压力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判决书中应当明确规定赔偿数额,并在裁判文书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如作案人无力支付,可以通过国家司法救助或其他方式进行强制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诉讼程序,而是有联系甚至重叠的。在刑事诉讼期间,被害人可以同时提起民事诉讼,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被害人已经得到了一定赔偿,但又发现更多的损失,还可以再次提出赔偿请求吗?如果被害人已经通过刑事赔偿或民事诉讼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赔偿,但又发现了新的损失或其损失进一步扩大,可以再次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重复追加原先已经得到赔偿的损失,否则法院可能会认为其行为构成滥诉,从而影响后续的诉讼效果。 刑事赔偿是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其赔偿金额标准应当根据实际受损情况进行裁量,从而达到公正、公平的效果。同时,在提起刑事赔偿请求时,也需要注意时间的限制和程序的要求,以免出现滥诉等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 判决书应当明确规定赔偿数额、履行时间和方式;如作案人无力履行,应当由国家进行司法救助和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