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立法的原则及其规定 |
释义 | 行政立法原则:依法立法原则包括法律优先与法律保留,要求行政行为遵守现行法律。民主立法原则要求行政立法保护和促进公民权益,公民应充分参与立法程序。 法律分析 行政立法的原则: (一)依法立法原则 依法立法原则包括法律优先原则与法律保留原则。 1、法律优先原则。 法律优先,又称法律优越或法律优位,是指行政行为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实施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就要求行政立法不得同现行法律相抵触。 2、法律保留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是积极意义的依法行政原则,它要求行政机关只有在取得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相应的行为。也就是说,行政立法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二)民主立法原则 1、行政立法以保护和促进公民权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2、行政立法在程序上,应当使公民充分参与。 拓展延伸 行政立法的原则及其规定:权力界定与公众参与 行政立法的原则和规定是确保行政机关在制定法规时遵循一定的准则和程序,以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其中,权力界定是指明确行政机关的职权和权限范围,以避免滥用职权和侵犯公民权利。公众参与则是指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参与,以确保法规制定更加合理、公正和民主。权力界定有助于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透明和合法性,公众参与则增强了法规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通过权力界定和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公正。 结语 行政立法的原则是依法立法和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受现行法律约束,不得违反法律;民主立法原则则以保护和促进公民权益为出发点,要求公民充分参与立法过程。通过权力界定和公众参与,行政立法能够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公正,确保法规制定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立法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就是我国立法的法治原则。 第五条“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就是立法的民主原则。 第六条“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这就是立法的科学原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