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的意思是:在法院判决书生效之后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后,债务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债权人拿着生效的法律文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之后即将被法院执行的人。 一、仲裁之后可以提起诉讼吗 仲裁后可以提起诉讼,但是需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如果仲裁裁决作出后,人民法院对其依法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此时当事人可以就该纠纷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作出的仲裁裁决已经生效并且不存在可撤销的情形,此时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对此不会受理。 仲裁之后对方不履行怎么办 仲裁之后对方不履行有三种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1、与被执行人进行交涉,提出请求,要求对方配合执行仲裁结果,注意控制情绪不要起冲突。 2、请当地的司法人员进行司法调节,由司法人员督促被执行仲裁结果的一方依法执行仲裁结果。 3、国家机关所作出仲裁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仲裁结果,可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法院执行第一次必须判决是什么意思 是申请强制执行的意思。在有权机关作出裁判后,由于债务人不履行或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当事人在法定的执行时效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启动执行程序的叫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依据有生效的法院判决书、生效的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等。 三、如何处理债务纠纷 处理债务纠纷的方式:债权人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仲裁、申请支付令和诉讼等。支付令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依法作出的督促债务人为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文书。如果支付令发出后,对方有异议的,还可以选择起诉。法院判决书生效后,仍不还钱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